【綿陽日報】占領產業高端的成功之舉
分享到:
——全省首個生豬新品種在鐵騎力士誕生始末
吳紅琴 本報記者 魏星奎
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日前下發證書,確認由鐵騎力士牧業科技公司牽頭培育的畜禽新品種——“天府肉豬”配套系通過遺傳鑒定,這標志著四川省首個生豬新品種“天府肉豬”正式在綿誕生。
二十年磨一劍。歷經"八五"以來幾個科研單位的集體攻關,走以科技強企之路的鐵騎力士終于不負眾望地完成了“臨門一腳”,促成了四川首個,也是今年全國惟一一個畜禽新品種“天府肉豬”的新鮮出爐。
“天府肉豬”的成功出世,不僅使四川生豬產業擺脫了長期以來良種靠引進的尷尬現狀,而且使本就穩居全國生豬出欄榜首的四川開始站上了產業的制高點,促成了“川豬”由量向質的飛躍,為做大做強四川生豬產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數十位科研人員近20年傾力合作,四川首個生豬新品種—天府肉豬終于誕生
“一個新生事物的誕生絕非偶然,它必經艱難的演變過程。對于天府肉豬來說,它同樣逃避不了這個規律”。項目技術帶頭人,鐵騎力士集團總裁馮光德對此有感而發。
"天府肉豬是由我們鐵騎力士、四川農大、四川省畜牧總站利用三大外種豬品種和中國優良種豬資源,經過近20年努力培育出來的。”盡管天府肉豬配套系的誕生是一個艱難的復雜過程,但馮光德僅作了這樣簡單的介紹。
事實上,天府肉豬配套系培育經歷了兩個階段。從“八五”開始,省科技廳就設立了中國優良地方豬引進及與外種豬雜交利用的攻關項目,四川農大早期開展了簡單的雜交實驗,后又進一步實施了優良地方豬不同血緣構成雜交實驗,最終確定了含1/16優良地方豬血緣的約克夏雜交群體,并展開了以獲得高產仔母系為目的的橫交固定選育。
“十一五”期間,省科技廳提出培育配套系畜禽育種攻關計劃,協作組以鐵騎力士從國內外引進的杜洛克、長白豬和約克夏豬群,結合之前持續選育的約克夏合成系組建選育基礎群,最終固定了天府肉豬配套系的雜交配套模式。
在配套系選育過程中,科研人員結合豬肉肉質和繁殖性能,曾將皮特蘭和其它中國地方優勢豬種納入配套系選育,在經過了大量性能測定和配合力測定后,最終放棄了產肉量高但肉質較差的以皮特蘭為基礎的高瘦肉率系,并淘汰了肉質優異但產肉性能低下的其它中國地方豬為基礎的地方豬種品系,固定了三系配套雜交模式。
目前,3個專門化品系的選育核心群體已全面完成五個世代的繼代選育,進入第六世代的選育。經農業部種豬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重慶)連續兩年測定表明,各項經濟和技術指標都達到或超過原定育種指標。
“政府引導+企業參與”產學研一體結合新模式,促成了四川生豬產業由量向質的“裂變”。
"大并不意味著強,真正的強者,只有占在行業的制高點上,才有資格論劍天下"。說起四川的生豬產業,天府肉豬配套系項目首席專家、四川農大動物科技學院院長李學偉教授這樣告訴記者。
四川歷來是全國生豬生產大省,生豬年出欄數量一直高居全國生豬生產榜首。但是,"拿來主義"導致的川豬主導優勢品種一直依賴外面的“軟肋”,卻成為生豬大省揮之不去的隱痛。
如何將外來良種本地化,如何培育出在全國叫得響屬于四川的優良豬種,促成生豬大省向生豬強省轉變,成為擺在我省生豬產業發展必須解決的現實問題。
生豬品種配套系選育是一項長期性的系統工程,需要巨大的人員、資金和技術投入,需要社會力量的共同參與。為此,省科技廳確立了“政府引導+企業參與”產學研一體結合的科研新模式,由川農大牽頭,組織四川鐵騎力士牧業科技有限公司和四川省畜牧總站等單位組建了“天府肉豬配套系選育協作組”,省科技廳和省畜牧食品局也專項設立了“豬配套系選育”攻關課題,加快了科研步伐。
圍繞天府肉豬配套系選育,“十一五”期間,協作組先后爭取到1000多萬元的項目資金投入,用于補貼選育過程中的性能測定、配合力測定、遺傳評估、實驗室檢測,以及各種育種技術相關方面的基礎研究。
作為項目科研的主攻單位,鐵騎力士緊緊圍繞“通過引進優良外種豬遺傳資源適度導入中國地方豬種血緣,實施平衡選育,實現配套系生產”這一思路,先后自籌資金1400萬元,從加拿大引進海波爾杜洛克、長白和約克夏原種豬群,并成功地進行了馴化、優化繁育,為外種豬最終實現本地化打下了基礎,改寫了川豬引種長期以來存在的“引種→擴繁銷售→退化→再引種”的不良循環歷史,促成了川豬由量向質的飛躍。
獨特的品質和良好的效益,為全國生豬肉類產業走向國際市場創造了條件。
“與普通豬肉相比,天府豬肉的肉質更加嫩、脆、鮮、香”。也正是這四個字,形象地道出了天府配套系豬肉與眾不同的優點。
鐵騎力士牧業科技公司技術部經理陳方琴介紹說,豬肉作為人們肉類主食品種,不僅要考慮它的肥瘦適中,而且還要考慮其口感和香味。現在人們經常抱怨豬肉吃起來不香,其實是肌內脂肪含量不高的緣故。
造成豬肉難吃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生豬體內含有的應激基因造成的,豬只在宰殺過程中會因受到刺激而產生大量乳酸和導致氧合肌紅蛋白變為正鐵肌紅蛋白,使pH值下降,產生品質低下的淡白色或暗紅色豬肉。
所以,天府肉豬在選育過程中,特別注重了商品豬肌內脂肪和應激基因兩大指標。科研人員通過提高肌內脂肪含量提高鮮嫩程度,避免豬肉口感綿長食之如同嚼蠟之感;而通過淘汰應激基因,不但避免了豬只對外界刺激造成的意外死亡,而且保證了鮮肉良好的品質。
除了商品豬肉良好的風味,“天府肉豬”在選育過程中還充分考慮了其繁殖能力及飼料回報率。陳方琴介紹說,與一般品種母豬年產仔不超過17頭、百公斤體重日齡至少需200天相比,“天府肉豬”配套系母豬年產仔可達24.5頭,仔豬只需155天既可長到100公斤,其養殖效益遠遠高于其他良種豬,市場前景非常看好。
為了將這一具有產業前端的種豬推向市場,鐵騎力士在完善選育核心豬場建設的同時,通過發展會員,協助建設生豬養殖協會等靈活模式,在全省建立多家二級擴繁場和父母代商品場,在全省50個生豬標準化養殖基地建立了多個天府肉豬配套系示范場。
同時,公司還建立了可復制的標準化樣板豬場,在集團內部和其他聯系養殖場進行復制推廣,探索出了一條邊選育邊推廣的現代高效商業育種模式,為“川豬”走出國門創造了條件。